家里三個小孩的路過!我就是老大!農村底層家庭。
大伯回老家給我們買的威化餅干,我們三個早起上學時候,媽媽給我們一人兩塊,邊走邊吃。一次弟弟不舒服,早上吐了,他把他的餅干給我和妹妹吃了。
奶奶有點重男輕女,她會給弟弟一個蘋果一個香蕉這種,不給我和妹妹。弟弟會把蘋果香蕉放在家里等我們放學留給我們吃。
媽媽說有一年家里沒有菜,別人給了幾條黃瓜,涼拌黃瓜,吃飯時候我們姐弟三個人輪流夾菜,自己選擇自己要吃的那塊。弟弟妹妹提前指了說我想吃那個,那我肯定不會去夾。我提前說我想要的,他們也會留給我。
爸爸一次回家包里有一塊巧克力,就是田字格的德芙那樣。媽媽分的時候每人一格,自己吃一格。我一口吃掉了我的那塊,看著妹妹,她就給我掐了一點她的巧克力。
分糖時候也是每人幾塊,有剩余我媽就吃了。
買衣服也是我和妹妹的是一樣的,顏色自選,我一般默認紅色,妹妹粉色。
小時候雞腿不夠三個,那就剁成塊吃。長大后,我們姐弟三個都會主動把好吃的留給別人。如果是整雞倆雞腿,我說我要吃,我弟我妹肯定會有一個人會說不吃了。他們誰說他們要吃,我肯定會說我不吃了!我是真不吃了,不是想吃而故意讓著,我又不是沒吃過啊!我要想吃而讓著,肯定會和我妹妹說,把你雞腿讓我咬一口!她也會給我咬!
獨生子女不必為我們擔心,能不能吃到雞腿,重點還是看家庭教育。一個農村婦女,都能教會孩子不吃獨食和家人共享,其他很多家庭都會如此。肯定也會有一些家庭里老大吃不到,我不清楚別人的家庭,但是在我家,我愿意把雞腿讓給弟弟妹妹,畢竟雞翅和雞腳我更喜歡呀!哈哈哈哈哈
2020—6
我看有網友問我“就想知道這是你媽媽教育的結果還是你記憶中就這樣了!”我的確不記得我媽怎麼教我們分享,因為我記事起我們就這麼相處的,另外講兩個我媽教育我們的故事吧。
先交代背景:大西北普通農民家庭,有輕微重男輕女思想(我爸肯定有的,不然不會頂著計劃生育、被扒了家里瓦屋屋頂、躲躲藏藏都要生下我弟。)
我爸在外打工,我媽在家種地帶孩子。我媽吃過早飯下地干活,我們姐弟三個留在家里。下午了我媽還沒回來,碗柜里有一碗土豆絲,弟弟妹妹和我三個人湊一起吃著,剩下的不多了,我說別吃了留給媽媽!妹妹還要吃,我護著那個碗,妹妹和我打架抓破了我的臉!我生氣就把剩下的土豆絲倒豬食盆里了。我媽回來后打了我!其實那次我超委屈,因為我真的想的是給媽媽留點。
但是媽媽認為我是和他們搶著吃才打架。媽媽說:倒掉了就誰也吃不到了,我種地那麼累就是為了讓你們吃!!我不服且愧疚。那是我記憶里唯一一次因為吃的東西和他們打架。
我們那饅頭和烙餅統稱為“饃”,烙饃,蒸饃。小孩吃東西有個壞習慣就是邊吃邊扔,饃啃幾口不吃了,扔桌子上、柜上、箱蓋上、床上、沙發角(爸媽躲計劃生育在西安別人扔了不要的一組沙發)。我媽種地特別忙,自己家里活做完了,幫別人家做(換工,農忙別人也幫我們),家里不怎麼收拾,加上大西北天氣干燥。不幾天,到處扔的饃塊兒就石頭一樣硬。我媽收拾家里收拾出一大把饃塊兒,把我們三個叫一起圍坐在桌子旁,一人幾塊干饃塊,不管誰扔的,都必須吃!我媽拿著尺子(我媽會做衣服,她有一根木尺,挨打一直是用尺子)坐旁邊看著我們吃!那一餐永生難忘,三個人坐在那兒邊哭邊啃。
我至今吃東西都特別干凈,吃多少盛多少,吃米飯的碗里不剩一粒米。
202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