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遇到的大量數據樣本來說,剛好相反。
大部分我認識的確鑿無疑的大老板,幾乎都不發圈。我甚至遇到過就沒開通朋友圈這個功能的大老板。(非老年人,30多歲的年輕老板,富二代,資產應該10來億。)
認識時間很長,十幾年前,他就不開Q空間。現在也不開朋友圈。
我問過對方,為啥不發朋友圈,對方回我,感覺沒啥好曬的。
我說,你的豪車、豪宅、名表……
他笑著看了看我,說“我認識的人,哪個家里沒有這些,曬了不是遭他們笑話嗎?”
我一時之間,突然有了一絲很奇怪的疑問。
就是那些炫富的人,難道他們炫富是因為圈子跟不上,圈子太垃圾,自己交往的大部分人沒有,才曬???
如果真是他說的那樣,我反思一下,確實,假如我的朋友們都覺得十分日常,見怪不怪的,我真沒必要曬,因為顯得我特別大驚小怪,小家子氣。
然后我又不死心,問他,那窮朋友呢,總有幾個吧???
他說,窮朋友有,但沒必要去曬吧,既然是朋友,為什麼給人家添堵?
我說,那討厭的人呢?討厭又窮的人,去刺激他!
他說,我到了這個級別,討厭又比我強的人,才會讓我難過,討厭又窮的人,我根本不用去炫富啊!例如哪個員工讓我不爽,我可以直接開除,為啥玩的那麼幼稚?但凡哪個不爽的,直接處理了不就好了嗎?
我說,那存在感呢,去刷刷存在感啊!
他說,能因為我炫富就對我死心塌地的人,都是渴望在我這里扒下來點東西的人,都是投機者,如果我做傳銷啥的,可能能用的上……但我正兒八經做事的,投機者對我來說毫無價值。
那一次聊天后,我才明白,很多厲害的人,做事情,并不是我們想當然的隨意而為,而是有他們內在的邏輯閉環。
他們會盡自己的能力,減少不必要的消耗,把最大的精力,用在最有價值的事情上。
自那以后,我對于所有特別愛秀,尤其是秀優質生活的人,都會悄悄打個標簽,和這種人交往,我就開始格外小心。
當時這個朋友,和我說這些的時候,還是2012/13年那會,正是朋友圈最火的時候。
后來網絡發達后,我還常常打開看一下這個朋友的朋友圈,看看他開通沒有。他一直到前年才開通了朋友圈,但是就發了一條新聞,我覺得他那條新聞就是為了告訴其他人,沒有刪除我們,也沒有屏蔽我們,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