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沒有別的愛好,只喜歡盯著孩子的父母很可怕。
有個人愛好的父母,如果與孩子同住,大家各忙各的,各玩各的,父母與成家后的孩子就會保持健康、合理的邊界,兩代人就都舒心。
而沒有個人愛好,在孩子成家后,還事無巨細照顧孩子,同時想掌控孩子的父母,往往是出力不討好的。
多少父母和成年孩子一碰面,就沒有輕松愉悅的話題,不是家長里短,就是委屈怨言,甚至是挑唆告狀?特別是個別老人車轤轆式地絮絮叨叨陳年舊怨,祥林嫂似的源源不斷輸出負面情緒,折騰自己的身心,也連帶拉垮家人的心情。
現在社會內卷,年輕人工作、生活壓力大,孩子成家后,做父母的能幫上忙則幫,幫不上的,也不要給孩子找麻煩,能自己處理解決的事情,就盡量自己去完成,還能延緩衰老,防止老年癡呆。
孩子工作忙碌一周,周末給孩子一個補覺的機會和放松的氛圍。不要自己做好了早餐,就一遍遍地去敲孩子臥室的門,叫魂似的呼喊,非要他們起來對得起自己的辛勞。父母子女之間,有許多話都能提前敞亮交流,不要讓相互去猜,孩子早起吃早餐就安排,不想早起就讓他們睡飽了起床后自己解決。
當我們從孩子,到成家,再到成為父母,希望我們走過所有家庭角色付出的愛,都是心甘情愿的付出,過后沒有怨悔,沒有憤懣,都能豐盈滋養我們的心田。
因為要想人生順暢如意,我們就得牢記那句話:“真正愛一個人是不會受傷的,受傷的是需要回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