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只是上車睡覺,下車撒尿,到了景區拍張照,回到家里就炫耀……這些人兜里有錢沒錢不知道,〈肯定有一部分身背房貸車貸〉,甚至于有人是刷信用卡買的景區門票。
這些人不能說無腦,只能說比較善于人從眾,不然高速40/小時的兩桶油哪來的?他們的旅游純純的就是被刺激了消費,有助于拉升GDP,除此之外……
別說什麼我增長了見識,你在爬台階,我認清了韭菜麥面,你去了某某山某某園某某……我內測了一款新游戲,去本地市民之家〈行政大廳〉熟悉了一下辦事流程……那個是見世面?難道被消費主義引領的才叫做見世面?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更不要說什麼領略了當地的風土人情,游和行是有本質區別的,車輪子滾過去,只能叫做途經,吃了頓飯,拍了個照叫做來過。
旅行是體驗,是感受,去遇見不同的人和事。如果說旅游和旅行的共同點是他鄉山水,旅行是邂逅,是發現。旅游是抵達,是消費。
父母用旅行的心態去衡量旅游,感受到的就是浪費錢。旅行就是為了體驗,為了感受。不一定要花很多錢。旅游就是為了到過,不要提說感受,說了旅游的人已經輸了!
如果是趁假期有時間,帶孩子出去度假〈至少初中〉,就讓孩子做主角,讓Ta全稱購票,訂餐,處理住宿等相關事宜。這一趟下來孩子會有收獲。
對于小朋友來說,旅行是為了記住還是為了體驗和感知?
旅游沒有錯,父母的也對,畢竟世界是多元的,不是非黑即白,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