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匈奴并不強大,反而很弱小,之所以匈奴給人一種非常強大的錯覺,主要是來自于主流媒體的宣傳,尤其是近年來將和親視為恥辱之后。
戰國時期,長平之戰損失45萬大軍之后的趙國名將李牧,以云中、雁門、代郡三郡的十七萬大軍,一戰殲滅匈奴十余萬騎兵。
秦時,蒙恬率30萬秦軍,一戰打崩匈奴,使匈奴人不敢南下牧民,不敢彎弓報怨。
秦末大亂、楚漢之爭,人口損失十分之六七,漢朝建立,人口600萬,劉邦直屬30%的秦地不到200萬的人口,征發32萬大軍,北擊匈奴,連戰連勝,匈奴冒頓單于以40萬騎兵,圍困劉邦數萬先頭部隊于白登山,打了7天7夜,也沒啃下來,可見匈奴之弱,隨后周勃灌嬰等再次大敗匈奴,收復云中、雁門、代郡。
當時,漢朝內部諸侯蠢蠢欲動,漢朝不得已放棄對匈奴的征戰,轉而解決內部問題,消滅異性諸侯、同姓諸侯。
匈奴大聯盟人口150-200萬之間,上千個部落王國,東至朝鮮,西至阿爾泰,南至祁連山,北至西伯利亞,面積600萬平方公里以上,地廣人稀,平均每1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3000多牧民,以我們江蘇的面積來說,只有3萬多牧民。。。
匈奴大聯盟之中,有匈奴人、月氏人、東胡人、鮮卑人、丁零人、堅昆人、呼羯人、新犁人等等等等,文帝時,匈奴的人口不足漢之一郡。
公元前166年冬,老上單于率14萬騎兵入寇,破北地郡蕭關,文帝發隴西、北地、上郡三郡騎卒,大敗匈奴14萬騎兵,一個月的時間,就將匈奴趕了出去,匈奴被漢朝暴打,再次請求和親。
漢朝3個郡就能吊打匈奴,而漢朝當時有郡國54個,人口近2000萬,是匈奴的10倍,可征兵400萬,糧草武備充足,只是缺少戰馬,那個時代,一漢當五胡,因而匈奴畏懼漢朝,請求和親。
當時的匈奴對于強大的漢朝來說,只不過是癬疥之疾。
景帝平定七國之亂后,基本解決漢朝內部問題,矛頭對準匈奴,將匈奴按在地上摩擦,不僅收復西河以東、北河以南的廣大河套,還在上谷郡拓地千里,設立馬苑三十六所,繁育苑馬三十多萬匹。
匈奴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自單于以下,皆親漢,往來長城以下,將戎狄畏威而不懷德的特性,發揮的淋漓盡致。
漢武帝獨尊儒術,以文制武,破壞了自商鞅變法以來的軍功爵授田名田制度體系,以外行領導內行,重用外戚椒房之親,打壓軍功宿將,以至于漢軍戰力大跌,一漢當五胡,變成了一胡當五漢。
不是匈奴變強了,而是漢朝變弱了,尤其是漢武帝時期。
漢朝弱到了什麼樣呢?
連朝鮮都敢攻殺遼東都尉,東越反叛、南越殺漢使,夜郎侯都敢問:「漢與我孰大?」
而漢朝無兵可用,只能赦死罪,發七科謫征伐朝鮮、東越、南越、西南夷,而對匈奴卻無可奈何。。。
可見漢朝弱到了什麼地步。。。
武帝后期,伐匈四連敗,最后一戰,李廣利全軍覆沒,漢武帝再也無力征伐匈奴,下輪台詔,承認錯誤。
匈奴殺李廣利,李廣利咒匈奴,當年匈奴大雨雪,牲畜人口損失慘重,一蹶不振。
于是收貳師,貳師罵曰:「我死必滅匈奴!」遂屠貳師以祠。【會連雨雪數月,畜產死,人民疫病,谷稼不熟,單于恐,為貳師立祠室】。
這種情況就是最嚴重的「白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