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定義這個孩子多大,現在社會上有些24甚至于30多歲的還自稱孩子。
我們一般默認,孩子應該是初中生或者中學生以下的社會角度的未成年,還是拿著父母的生活費,處于學習為主的狀態中。
然后,要定義這個錢到底是孩子自己賺的,還是父母賺的。
我們想象孩子已經完成了應該做的學習任務,成績也還可以,相對來說更加喜歡爬山鍛煉什麼,好像也無可厚非,特別是純粹就爬山之類的旅游。
如果不是花太多的錢的話,甚至有些人在游玩的過程中還能夠有一定產出的話,家長也管不上吧。
但是,再想象一下,如果本身父母經濟也不是非常的寬裕,甚至于還要考慮房貸或者養老,成年孩子也應該賺錢的時候,沒有賺太多錢給家庭提供貢獻,甚至,還要倒花錢出去旅游,那可能,父母確實看著就很不順眼,甚至,是非常痛苦的。
很多時候,如果父母心里面有一個更優先的價值觀,就是會上常見的好好學習,多多賺錢,早早買房子結婚,覺得孩子應該存錢賺錢,盡早買了房子,早日結婚,盡快有自己的孩子,有下一代……對傳統思維一條龍。
那麼對于單身,不是跟另一半出去旅游……發展下一步人生……
同樣的機會成本上,做另外一種選擇的話,父母也會覺得是浪費,甚至不只是浪費錢,還要浪費時間,甚至于在父母看來是有,浪費生命的各種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