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工作能力再強,能強的過主席嗎?看看主席在面對同事之間分歧和矛盾的時候是怎麼做的。
1929年6月22日,中國共產黨紅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上,毛澤東和朱德就紅軍建設和領導權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的思想交鋒。
會議的前因后果我就不詳細講了,和題目無關,只說結論:朱毛二人都受到了批評,朱德予以書面警告,毛澤東予以嚴重警告。
下面是對毛澤東的批評內容之一:
固執己見,過分自信;不接受批評;對同志有成見,工作態度不好。
更讓主席受到打擊的是,同時他還落選了前委書記,這可是參會人員投票投出來的,說明啥?說明上面的那些批評是大多數人對主席當時的看法。
這讓年輕的主席憤而辭職,以養病為由去了閩西革命根據地,一個叫蘇家坡的小山村休養。
這個時候的他,可真是「不搞關系,不走人情,不跟領導來往,不討好同事」到極致了。極致到啥地步呢,共產國際以為他因為身患瘧疾去世了,給他發了訃告。
身處如此逆境,換個一般人早就躺平或者破罐子破摔了。
但是主席當然不是一般人。
他在蘇家坡的一個山洞里,每天讀書,每天思考,不停拷問自己:
為什麼真理明明在自己手里,但是大部分人卻并不認可你甚至要罷免你呢?
痛苦、憤怒、不甘,這些負面情緒如狂風暴雨一般壓的主席喘不過起來。
忽然,一聲驚雷落下,萬丈光芒射出,如利箭刺破了茫茫的黑云:
想做成一件事業,一定要獲得大家的支持;因此,團結大家,是必須要經歷的步驟。
這4個月的時間,蘇家坡之于主席,正如貴州龍場之于王陽明,都是經歷了一番痛苦的思索,然后得出了一番超凡的智慧,最終實現了認知的升級。
回到紅軍后,毛澤東找到朱德、陳毅等人,承認自己過去在工作方法和態度上存在問題,對在討論中把軍、政搞成了對立承擔責任。
朱老總也坦然承認了錯誤,對中央的指示表示接受。
就這樣,一場本就只是主席和老總之間個人思維的交鋒引起的,不該有的風波,最終還是平息下去了,也為未來二人攜手開創出新的時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其實這個問題,很像是我剛畢業的時候會提出的那種問題。
那時候的我也很孤傲,覺得自己什麼問題都能解決,對工作中的任何人際關系都嗤之以鼻,牟足了勁想證明自己。
可實際上這種孤傲并沒有幫助到我什麼,反而讓我在和其他部門協同的時候,碰了一鼻子灰。
“他個剛畢業的小屁孩,他算老幾?憑什麼用這種態度給我說話?”
這是一位實在是受不了我的前輩,私下里對其他人說的話。
那份工作我也沒做多久,就走人了,當然也沒做出什麼成果來。
后來了解到主席在蘇家坡的那段經歷之后,我才真正明白了,個人能力強如主席,也必須要學會怎麼在工作中團結眾人,把大家的心給聚在一起,因為這是一切事業的開端和基礎。
希望這段歷史,也能幫助到提問者,和正在閱讀這篇回答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