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洛季戰役,克里木汗國只損失了大約6萬人。但是此戰卻成為斯拉夫人和韃靼人實力倒轉的分水嶺。莫洛季之前兩個月,韃靼人剛攻破莫斯科擄走十幾萬人,仿佛蒙古彎刀如400年前一樣鋒利。而莫洛季戰罷,韃靼人再也無力組織北上劫掠。
首先,十幾萬人對于匈奴或者六萬人對于克里木韃子,絕對不是小數目。匈奴不過“控弦之士”20萬,連續戰敗,對硬勢力絕對是非常慘重的打擊。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點,這種草原部落,非常看重首領的實力,如果你能打勝仗,大家都跟著你喝湯吃肉甚至偶爾啃啃硬骨頭也不是不行,如果跟著你打不了勝仗,那對不起,我圖個啥呀,不伺候。每次首領的威信受損,都有可能導致內亂,要麼換老大,要麼老大殺幾個不聽話的重新立威。
莫洛季戰役之后,周圍的幾個汗國,高加索那邊的盟友,都夾緊了尾巴,要麼倒向伊凡,要麼不敢再出兵。韃靼人得勢時,這些墻頭草以及跨海來喝湯的奧斯曼人,幾乎和韃靼人數量相當,而韃靼人戰敗后,這些軍隊再也沒有出現過。加之克里木汗國本來就傷筋動骨,很快就變成斯拉夫人南下討伐,韃靼人被迫燒草原自保。
武帝時期衛、霍二人連續那麼多次對匈奴取勝,不說戰績多少,單單勝利本身就足以讓任何一個游牧國家分崩離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