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看到孩子出去旅游,父母會覺得是浪費錢?
查看全部 50 個回答
回答1
2024/10/15

看到這個的問題,第一反應就是:要看看是什麼樣的父母。

假期時,和鄰居散步,她說,她的父母正在法國旅游,昨天到達某地后,旅行箱就被偷了,沒辦法,只好又折回佛羅倫薩重新購置必需品。

她說:

“我爸媽的心態真好,他們丟了那麼多貴重的東西,竟然都沒有折損他們旅游的興致,還要在法國再待一周呢。”

她的父母都是退休的專家,兩個人的退休工資三萬多。

另外有好幾處不動產,還有位置非常好的商鋪。

鄰居自己的小家庭也是妥妥的中產。

對鄰居的父母來說,旅游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他們絕對不會覺得旅游是浪費錢。

當錢和時間都不是稀缺品的時候,老人都愿意將更多的時間和金錢投入到自我提升和嘗試新體驗的消費上。

他們愿意為幸福和美好生活花錢、也愿意為嘗試未嘗試過的體驗而花錢。

我的父母和公公婆婆,都是農民。

不僅是旅游,他們覺得浪費錢,任何非必要開銷,在他們眼里,都是浪費錢。

為什麼?

他們微薄的收入和消費習慣的使然。

以前,他們沒有任何保障。

包括醫療、養老。

他們害怕生病,害怕老了不能賺錢。

除了握在手里的存款,他們沒有任何安全感。

當下,他們子女的收入提高了,他們也有醫療保險、也有養老金了: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2003年開始實施,2010年基本實現了對農村地區的全面覆蓋‌。農民養老金,從2009年開始實施,每人每月55元。

可是,他們自己的收入就那里。

目前,我爸爸媽媽和婆婆三個人的養老金還沒超過1000塊錢。

所以——

僅僅是在國內的城市旅游,在景點,他們堅決不會消費任何東西,包括一瓶水。

他們常說的話是:“我不渴” 或 “吃的喝的,我都帶著呢。”

當錢是稀缺品的時候,能省則省,是我父母和公公婆婆的基本生活策略。

我看過十年前的數據,來自《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如下:

2000~2014年城鄉老年人收入情況

2000~2014年城鄉老年人消費情況

為什麼看到孩子出去旅游,父母會覺得是浪費錢?

可能的原因有兩個。

1、父母的消費習慣中,沒有旅游這一項。

如果老人和子女生活在一起,消費行為會受子女的影響。

當被子女安排“一家人去旅游”后,他們難免會嘮叨一句:浪費錢。

這僅僅是一種對不同消費觀的抗議,沒有什麼具體的訴求。

如果老人不與子女生活在一起,他們的消費行為一般就會延續原來的消費習慣,且對服裝、日常用品等產品的興趣顯著下降,而對醫藥、保健品很產生更多的興趣。

2、父母也希望出去看看,但覺得子女安排的旅游不是他們喜歡的。

旅游的目的是什麼?

非常接地氣的回答是——新鮮感。

而現在的很多旅游卻變成了“潮流”。

幾年前,有一段時間,特別流行“露營”,打開朋友圈,隔三差五地就會出現燒烤、帳篷、幾個星或各式月亮的照片。

豬隊友也買了帳篷燒烤爐,氣墊等裝備。

孩子們超級興奮。

公公婆婆滿臉的嫌棄和不高興。

婆婆責備豬隊友亂花錢,說:

“好好的房子不住,去趴狗窩。”

“俺以前要飯,就整天住外頭,現在人,都住上樓了,又要住外頭,這是作。”

可想而知,他們堅決拒絕去某某山露營,而且對豬隊友嘮叨了好久。

我們去桂林、廈門、重慶等地玩的時候,公公婆婆卻非常開心。

雖然也嘮叨浪費錢,但明顯是開心的狀態。

無他,新鮮。

見了他們以前沒見過的風土人情。

評論
分享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4/10/15
國慶節,帶我家小朋友去馬來西亞玩。馬來西亞有很多我沒怎麼見過的稀奇玩意。我把它們買回來挨個試了試。我一直告訴我家小朋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4/10/15
要分什麼樣的父母。我爸媽,農民,就是老年金一個月才幾百塊的那樣的收入。我公婆,體制內退休,退休金可達知乎平均退休金。當人們收入不相同的時候,消費觀肯定不一樣。我孩子小時候,我帶著公婆去港澳過年。(之所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4
2024/10/15
記得暑假去桂林,出門回來,女兒奶奶問她這趟出門最喜歡哪里?象鼻山?20元人民幣背景?日月雙塔?孩子說:酒店的床鋪。問她為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4/10/15
說一個爆論,中國式旅游就是浪費錢,為了打卡而打卡,排隊找罪受。我們經濟水平還沒有讓我們能把旅游和度假分開,同時我們的景點也沒有做好自身深度挖掘,充斥著同質化的景點,餐飲。不用在父母眼里,在旅游目的地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6
2024/10/15
每個人的消費觀念是不同的,有些人覺得旅游非常快樂,有些人覺得旅游就是浪費錢,各種各樣的人結合在一起,才構建出我們精彩的世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4/10/15
很簡單啊。你父母覺得爬山、旅游就是不好玩,沒意思,一點都不喜歡,錢留下來更好,不花錢不花錢不花錢。你這個實心眼又非要蹦跶到他們面前:哎呀我就是花錢了,哎呀我就是覺得爬山、旅游好玩,我就是要,花錢花錢花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8
2024/10/15
中國很大,不同的家庭條件也各不相同。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足夠的錢和經歷,對旅游的不認同也很正常。還有的家長,條件好一點,不會覺得旅游是浪費錢,花完之后沒有直接收獲就是浪費錢。因為自己經歷過,知道游行能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4/10/15
因為在中國,旅游花錢帶來的快樂,抵消不了賺同樣錢帶來的痛苦。如果拿這些錢去旅游,還不如平時少加點班讓自己多休息。在中國賺錢,但凡你沒有渠道(如官職、資本、人脈)賺錢的性價比是非常低的,中國人月薪是不低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4/10/15
歸根結底,他們還是舍不得錢。父母一代經歷過苦難,雖然改革快放40來年國家的經濟形勢一片大好,我們從當年的問溫飽線進入了全面小康社會。可能對我們80年代后期以后出生的孩子來說饑餓已經是一個陌生的詞。但是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4/10/15
可能是父母本身不喜歡旅游,或者父母是擔心花錢,所以找了個借口而已。“山有啥好爬的”、“外面的景有啥好看的”這兩句話有一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4/10/15
暑假帶著孩子去大同游玩,孩子對我排的滿滿的行程非常不滿,我氣哼哼地一甩手,“你們來定。”然后就有了一天上午,全家人在酒店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4/10/15
很多時候旅游的確是浪費錢,和父母無關,是我自己感覺就是這樣。現在信息太發達,還沒到達目的地,所有東西就都已經了解,已經失去了新鮮感。出去旅游幾次就知道了。我認為旅游的本質還是為了在朋友圈發照片裝逼游樂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4/10/15
在我看來,花2w塊買個連包紙巾塞進去都嫌擠的包包就是純純浪費錢。但我老婆不是這麼想。這你不就理解了。有些事在不同人的心里就是有不同的價值的,父母生活的年代就讓他們有屬于他們那個時代的人該有的思想。沒必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4/10/15
旅游只是上車睡覺,下車撒尿,到了景區拍張照,回到家里就炫耀……這些人兜里有錢沒錢不知道,〈肯定有一部分身背房貸車貸〉,甚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4/10/15
我是個女兒,也是個媽媽。我媽會是你說的那樣,所以我了去玩一般不告訴她。她會說誰家孩子帶父母出去旅游了,我也會帶她出去旅游,但是去九寨溝的時候,當我驚嘆那里五顏六色的海子和五彩斑瀾的樹葉的時候,她說,跑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4/10/15
大概,還是因為經濟拮據,所以舍不得吧。十一因為要去老公家(開車回去),所以我研究了老公家附近的好玩的地方,在“回家”的同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4/10/15
對于有房貸車貸壓力的家庭來說,旅游確實是浪費錢。你借給別人一萬塊要了好多年沒還,然后朋友圈刷到他去旅游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4/10/15
家里就有這樣一個老公,太掃興了。記得寒假的時候,孩子說出去玩,他說太冷了,春天再去。清明節的時候,他說得回老家(回家第一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4/10/15
換一個角度吧,因為去的地方不對。。。如果去看人文景觀,孩子體驗一般,還會各種吵鬧,犯忌諱,對著佛像指指點點,覺得導游啰里啰嗦。。但看自然景觀,就撒丫子浪吧。然而北方多人文,宮殿,寺廟,遺址。。。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4/10/15
用的是父母的錢。源自父母本身的弱小、自卑、成長經歷(沒體驗過);父母沒有參與其中;國內旅游環境還在改善,但人多是事實,導致假期消費居高;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