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里好多人在說旅游就是花錢買罪受,是在跟風。可能每個人的閱歷不同,感受各不相同。我出生在山溝里的小村子里,祖祖輩輩都是農民,沒有缺吃少穿的,但是生活也沒有多富足,一直到上大學之前,到過最遠的地方也就是縣城吧。即使上大學、畢業后工作定居也是在一個不大的三線小城市里。對遠方的渴望,像一把大火在心里時刻燃燒著。許巍的一句“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華”真的是聽的熱淚盈眶。曾經有一部電視劇叫《北京青年》,看哭了多少人。后來的工作需要經常出差,出差期間有些空閑時間可以四處看看,雖然不是旅游,但是這種四處游走,不停的在路上的狀態,讓我到過了不少的地方,看到了不少的風景,再后來去外地上了很多年的班,這種對遠方的渴望和悸動就徹底淡了下來。
疫情放開以后,媳婦強烈要求出去旅游,我對媳婦的心情萬分理解。老大七歲,老二也已經三歲了,孩子加上疫情,媳婦被困在家里七八年了,被牢牢鎖在了一堆家庭瑣事當中,渴望著出去透透氣。這一年的時間,周末、假期,基本上都出去玩了。花錢買罪受,這個評論不假,累是真的累,尤其是帶著兩個孩子,但這個累是體力上的,心情是極度放松的。身處異域,時間空間上的陌生感,勾起身體里的那份好奇感和探索的欲望,感覺很奇妙,算是旅行的樂趣吧。
有人說,匆匆忙忙的打卡拍照,人山人海的去擠著看人頭,哪有什麼旅游體驗可言。恰好十一去了西安玩,站在西安城墻上,我跟老婆說“如果是下雨天,城墻上就三三兩兩的人,撐一把傘在這散步,簡直美爆了。”
可是,看著城墻上和城墻下川流不息的人群,我也喜歡這盛世的繁華。有的人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生來就在大城市,已經厭倦了城市的喧囂。但各花入各眼,是非只在人心,說句不太好聽的,按現在的經濟形勢發展下去,可能過不了幾年大家又會懷念這些年的熱鬧非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