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其實很復雜。
有答主說,兩個腿分成三份,一人一份,這樣最公平。但是這樣分真的公平嗎?比如最小的孩子三歲,最大的孩子十歲,倆孩子吃同樣多,導致的結果,必然是小的吃撐,大的吃了沒夠。于是就會釀成人間慘劇,大的以威懾、恐嚇、誘騙等方式,從小的這里把多余的肉食奪走。我做過小的,這絕對是經驗之談。
又或者造成另一種可以預見的結果,比如家長指揮三兄弟搬磚,大的搬了十塊,小的搬了三塊。完事分鴨腿,小的跟大的一樣多。這一定會引發老大不滿,下次搬磚只搬三塊。而且人家罷工罷得有理,搬十塊磚和搬三塊磚,吃同樣份量的雞腿,顯而易見不公平。
以長幼順序分?那更容易導致偏心,制造出三個混蛋,小的自私:最好整只雞都是我的。
大的虛偽:弟弟給你,其實我一點也不喜歡雞腿。還有一個混蛋是大人:雞腿不夠分確實是我的責任,但是老大不讓就是老大不懂事,我要揍他一頓。大人的思維也符合社會分配邏輯:東西不夠的時候,尤其鼓勵奉獻。規則紊亂的時候,尤其贊揚犧牲。
均分不行,長幼順序分也不行。我的意見,是讓孩子自由決定,兩個雞腿擺三個孩子面前,告訴他們,只有兩個,你們看著辦。過半小時后回來看,如果是兩個孩子坐在桌邊吃雞腿,還有一個躺在地上。那就要教育他們不能打架斗毆。如果三個孩子從兜里摸出一副撲克,那就要趁機教育他們不能賭博。如果三個孩子石頭剪刀布,或者抽簽決定雞腿歸屬,那就很值得欣慰。無主之物,本來就講究運氣。如果三個孩子哭鬧不止,或者紛紛表示不愛吃雞腿,那麼機會來了,做父母的,這時應該毫不猶豫拿起盤中雞腿,塞入自己口中。
在我看來,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大人一開始就將自己擺在分配者的位置上。這是很多父母的一貫作為,我以為這是不對的。涉及家庭成員的資源分配,如果大人一門心思只想著孩子,而不想著自己,那麼此情雖然動人,但可能會對孩子起不好的示范。無形中會告訴孩子,在愛之中,單方面犧牲大于雙方共享,他人需求大于自我需求。
這個問題中,雞腿是象征物,象征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在分配之前,我給出的建議是,大人應該和孩子一起,分享生活中的美好,不管是吃還是玩,不管是雞腿還是冰激凌。很多時候家長不要老想著自己是規則制定者,而要將自己視為規則之中的人。如此,才可能真的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公平、平等,之后才能使孩子生發出自然的愛與奉獻。
——
分腿問題,還可以看這個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2194507/answer/532710673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