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剛好就是三個孩子,我排第二。是最大的小孩總是吃不到雞腿嗎?
不是的,是最懂事的孩子總是吃不到雞腿。
而且慢慢地所有人都會認為你不喜歡吃雞腿。當你想要吃雞腿,想要和他們“爭一爭”時,所有人都會覺得你在搞事情,你在發脾氣。最可怕的就是父母會覺得:“你鬧什麼鬧?不就是一個雞腿嗎?讓給哥哥/弟弟吃就會餓著你了?”
你的懂事毫無意義,沒人在乎,甚至人人都會踩上一腳。
所以在這里奉勸各位正在做著,或者打算做“懂事的孩子”的各位朋友,千萬不要想著“為父母分憂”。遇到爭執就自動自覺,毫無要求地退讓:你們吃吧。
你可以把“搶來”的雞腿遞給弟弟妹妹或者哥哥姐姐吃,但你永遠也不要什麼都退讓。該你的,哪怕你不想要,哪怕你知道最后搶不到,也要告訴他們:這應該是我的,現在你們欠我的。
作為從小到大基本沒吃過雞腿的孩子,最讓我寒心的是什麼?是我為父母著想,父母兄弟親戚卻把我的“懂事”當做愚蠢,當做理所當然。
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初中的時候,下午體訓回來,很餓。去廚房找吃的,隨手拿起一只雞腿,抹點鹽就開吃。吃到一半,弟弟去玩回來,看到我在吃雞腿也進去找。發現沒有了,然后開始哭鬧。
我把剩下的雞腿遞過去給他,他看了一眼,哭得更大聲了。老媽聽到哭聲跑進來,弟弟說我把他的雞腿吃了。老媽一聽立刻罵我干嘛拿弟弟的雞腿吃。
我一聽,不吃了,把剩下的再次遞給弟弟。弟弟說不要,繼續哭。我對老媽說:他不要。然后老媽接著罵我。
突然覺得很委屈,然后把雞腿隨手丟地上了(還剩一點肉),老媽罵得更起勁。我走進廚房,把里面切好的一碟白切雞拿出來,當著他們的面把雞肉倒地上,再踩上幾腳。
他們愣住了,沒想到我會這麼彪。然后我說:從今以后,雞腿必須有我一個,否則大家都別想吃了。然后就把碟子也摔碎了。
這波操作成功鎮住了他們。從此以后我哥我弟分一個雞腿,我獨占一個。
我并不喜歡吃雞腿,而且從那以后我也從未吃過雞腿。每一次我都把雞腿放一邊,我不吃,別人也不許動,到最后往往只能丟掉。偶爾我爸會說要不給我吃吧,然后就給他吃。但如果沒有我的雞腿我就鬧,誰都別想好好吃飯。
我這樣做過分嗎?
也許吧。但我也不是一開始就這樣啊。
一開始我把雞腿讓了出來,老哥老弟一人一個。OK,沒問題。從此以后老媽問也不問就把雞腿夾給老哥老弟也沒問題。
什麼時候覺得有問題了呢?大概是我媽和親戚們說我傻——居然不喜歡吃雞腿;大概是某一次我幫忙收拾碗筷以后,我媽覺得幫忙擦桌洗碗就是我的義務;大概是我安排我哥我弟洗碗掃地,他們沒做好,我媽跑出來罵我為什麼要把家務分得那麼清楚?你好好做就當是幫我不行嗎?也大概是我教我哥我弟學炒菜時,我媽咬牙切齒地跟我說:“不想干就別干,你們累死我得了”的時候。
那時候我最想不明白的就是:明明我哥和我弟都已經愿意聽我的命令了,我媽為什麼要跳出來反對?
如今看到這個問題,覺得挺搞笑的。
嗯,從來都不是雞腿的問題。兄弟姐妹之間如果因為一只雞腿就能吵起來,那絕對是父母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