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伺候過四位老人,說幾點。1、生養兒女的目的只能是一個:兒女生活得正常、好,看著高興——就圖個高興,毫無其它。如果是為了養老,那實質上是做生意,“父母是無私的”“父母的恩情”等等,都并不存在,因為你的目的很明確。那麼生意的對方也在做生意,他要看貨物的成色,比如我是否官二代、富二代、有巨量遺產等等。2、已經伺候過幾位老人家,而沒碰見很難伺候的是福氣、概率很低,伺候過很難伺候的老人家你就會想:我以后老了要死不會拿子女來墊背,不會我死了子女要出半條命。3、養兒女不是做生意,但要算經濟賬、道德賬:人老要死,把子女折騰個半死,合不合算?是不是父母心?賬算不過來的!想想清楚。4、但凡伺候過老人家、歷盡艱辛、苦不堪言的,都不會對自己的子女有較高的要求,因為不想毀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