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那麼強大,漢武帝就殺了10多萬人,為何匈奴從此一蹶不振?
查看全部 148 個回答
回答1
2024/09/03

匈奴損失可不止這一點,歷次戰果如下

收復河套平原之戰

令車騎將軍青出云中以西至高闕。遂略河南地,至于隴西,捕首虜數千,畜數十萬,走白羊、樓煩王。遂以河南地為朔方郡。

武帝詔書對此戰戰果是這樣寫的:

今車騎將軍青度西河至高闕,獲首虜二千三百級,車輜畜產畢收為鹵,已封為列侯,遂西定河南地,按榆谿舊塞,絕梓領,梁北河,討蒲泥,破符離,斬輕銳之卒,捕伏聽者三千七十一級,執訊獲丑,驅馬牛羊百有馀萬,全甲兵而還,益封青三千戶。”

攻打右賢王之戰

匈奴右賢王當衛青等兵,以為漢兵不能至此,飲醉。漢兵夜至,圍右賢王,右賢王驚,夜逃,獨與其愛妾一人壯騎數百馳,潰圍北去。

漢輕騎校尉郭成等逐數百里,不及,得右賢裨王十馀人,眾男女萬五千馀人,畜數千百萬,於是引兵而還。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將軍印,即軍中拜車騎將軍青為大將軍,諸將皆以兵屬大將軍,大將軍立號而歸。天子曰:“大將軍青躬率戎士,師大捷,獲匈奴王十有馀人,益封青六千戶。”

衛青漠南兩次攻打大單于

其明年春,大將軍青出定襄,合騎侯敖為中將軍,太仆賀為左將軍,翕侯趙信為前將軍,衛尉蘇建為右將軍,郎中令李廣為後將軍,右內史李沮為彊弩將軍,咸屬大將軍,斬首數千級而還。月馀,悉復出定襄擊匈奴,斬首虜萬馀人。

霍去病河西之戰

天子曰:“驃騎將軍率戎士逾烏盭,討濮,涉狐奴,歷五王國,輜重人眾懾慴者弗取,冀獲單于子。

轉戰六日,過焉支山千有馀里,合短兵,殺折蘭王,斬盧胡王,誅全甲,執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首虜八千馀級,收休屠祭天金人,益封去病二千戶天子曰:“驃騎將軍逾居延,遂過小月氏,攻祁連山,得酋涂王,以眾降者二千五百人,斬首虜三萬二百級,獲五王,五王母,單于閼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國、將軍、當戶、都尉六十三人,師大率減什三,益封去病五千戶。。霍去病接受兩王投降。驃騎乃馳入與渾邪王相見,斬其欲亡者八千人,遂獨遣渾邪王乘傳先詣行在所,盡將其眾渡河,降者數萬,號稱十萬。

衛青霍去病分路漠北之戰

遲明,行二百馀里,不得單于,頗捕斬首虜萬馀級,遂至窴顏山趙信城,得匈奴積粟食軍。軍留一日而還,悉燒其城馀粟以歸。

大將軍軍入塞,凡斬捕首虜萬九千級。天子曰:“驃騎將軍去病率師,躬將所獲葷粥之士,約輕赍,絕大幕,涉獲章渠,以誅比車耆,轉擊左大將,斬獲旗鼓,歷涉離侯。濟弓閭,獲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執鹵獲丑七萬有四百四十三級,師率減什三,取食於敵,逴行殊遠而糧不絕

漠北息兵十幾年后,兩邊再次開戰。雖然漢朝初期勝利,但李廣利、趙破奴、李陵先后投敵。總體兩邊誰也沒占到便宜。不算在內了。只論衛霍時期。

司馬遷總結衛霍歷次戰果如下(其余諸將都是二人下屬,戰果都在其內)

最大將軍青,凡七出擊匈奴,斬捕首虜五萬馀級。一與單于戰,收河南地,遂置朔方郡。

最驃騎將軍去病,凡六出擊匈奴,其四出以將軍,斬捕首虜十一萬馀級。及渾邪王以眾降數萬,遂開河西酒泉之地

統計歷次出擊戰果:斬首十六七萬,歸降數萬,捕獲牛羊數千萬,斬殺俘虜匈奴貴族上百人。攻打祭天圣地龍城,封狼居胥山。攻克河套平原戰略要地,攻占河西走廊要地,漠南無王庭。

如果把這個損失類比在漢朝身上。

1,損失一半軍隊,包括最精英的部隊(漠北之戰衛青殺的那一萬九千人含金量最高,差點把單于本人殺進去)。

2,丟失長江以北的國土。

3,全國七成土地的糧食被搶,

4,漢武帝的爺爺、皇后、兒子都被殺或俘虜,各諸侯王被殺七八成,朝廷官員被殺六七成。

5,漢武帝本人被打的到處流浪。大家以為他死了,立新皇帝。漢武帝又跑回來了,復位。

6,匈奴在泰山頂上舉行封禪儀式,華夏萬年之恥

漢朝混的還不如南宋,豈止是一蹶不振

評論
分享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4/07/23
真正讓匈奴一蹶不振的原因是,漢武帝摧毀了匈奴人的經濟根基,奪走了匈奴人的生存資源。事實上,衡量一場戰爭帶來的影響,不僅僅只是軍事層面的傷亡數字,還有經濟、民生等各方面。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很簡單,漢武帝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4/07/23
俗話說: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後來又發展出「斬首行動」。通過精準打擊,首先消滅對方的首腦和首腦機關,徹底摧毀對方的抵抗意志。看待西漢滅匈戰爭,最關鍵就是兩處。第一戰,也是衛青的首戰,即龍城之戰。消滅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4
2024/07/23
據說漢軍有一個非常齷齪的戰術,就是每年春天進攻匈奴。因為春天是動物交配的季節。而且經過一個冬天,牛羊都非常廋。于是匈奴在跑路的時候,大量牛羊在遷徙過程中會流產,導致大量牛羊死亡。這件事情極大地打擊了匈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4/07/23
你信不信如果現在美國的11艘航母全被炸沉了,美國也會一蹶不振?即使美國的陸軍、空軍和導彈部隊還在?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6
2024/07/23
在天朝是一蹶不振了,但在其他地方,匈奴王阿提拉拿著「上帝之鞭」狠狠地抽了歐洲人的屁股。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4/07/23
問題不成立……調轉馬頭向西去,人家非常的振,不信你去問問羅馬人……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8
2024/07/23
漢武帝搞定匈奴問題,并不是全靠殺人;事實上,就算對于匈奴,十幾萬人也傷不了它的根本,要知道當年戰國時期李牧曾一戰斬首匈奴十萬,但只能暫時遏制住匈奴,沒過幾十年,匈奴又重新崛起了,而且很快稱霸了亞洲。匈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4/07/23
實際上匈奴并不強大,反而很弱小,之所以匈奴給人一種非常強大的錯覺,主要是來自于主流媒體的宣傳,尤其是近年來將和親視為恥辱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4/07/23
你是看不見漢朝統治者不計代價在匈奴腹地建的長城和城池啊。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4/07/23
看角度了,對漢來說確實是一蹶不振了,但是他們逼走了原來的東突厥,占領了亞歐大陸橋,原東突厥又繼續向西推進占領拜占廷,也就是實際意義上的東歐一帶,西突厥只好繼續向西,可以說漢匈之戰改變了整個亞歐大陸的人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4/07/23
那可是十萬青壯年啊,就匈奴那個生產力,一頂帳篷里能出一兩個士兵就不錯了,十萬人后面是十萬個家庭,一家四五口人,那就是將近五十萬人大冬天喝西北風。匈奴全盛時也就百萬來人吧,一下子給你干沒二分之一的人口,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4/07/23
滅了匈奴騎兵主力奪了匈奴生產腹地搶了匈奴生產資料你說匈奴還怎麼玩失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去了焉支山,我們放牧困難,生活貧困,婦女們因過著窮苦的日子都沒有好的容顏。失去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4/07/23
公元前90年3月,漢武帝發動了其在位時的最后一次漢匈之戰。李廣利統兵七萬從五原郡出發,向浚稽山方向進攻,商丘成統兵三萬從西河郡出發,向涿邪山方向進攻,馬通率四萬騎兵從酒泉郡出發,向天山方向進攻。最后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4/07/23
因為漢人占領了祁連山地區,看看當時匈奴人的歌謠就知道了,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無藩息,失我祁連山,讓我婦女無顏色。漢人占領了匈奴最核心的精華地帶,讓牧游民族的一直到現在都有深刻的記憶,現有歌曲九月講的就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4/07/23
漢武帝時期,漢軍合計斬殺匈奴十余萬。這個數字,看起來「不過癮」,但已經超出了匈奴的承受能力。當然,更重要的是:匈奴所損失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4/07/23
匈奴那麼強大,漢武帝就殺了10多萬人,為何匈奴從此一蹶不振?十萬多萬人在草原民族那里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相當于人口總數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4/07/23
這問題的各種回答真是辣眼睛,不知道匈奴哪里來的一蹶不振。連漢匈戰爭的基本事實都沒搞明白,眼里只有衛青霍去病的幾場勝仗,不知道這些勝仗之后漢武帝打了多少大敗仗,也不知道匈奴對漢軍騎兵的偷襲做了針對性措施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4/07/23
匈奴并沒有一蹶不振,只是分裂成南北兩個部分。 南匈奴選擇內遷,他們不斷和漢民族融合,逐漸成為了中原大家庭的一員。 北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4/07/23
你是不是對人口有什麼錯覺?東漢末年分三國的時候,蜀國全境不足100萬戶,大概也就500萬人,算上性別以及年齡,可以作為兵源的也就100萬左右。并且國家還需要大量勞動力從事農耕等活動。匈奴本身為游牧民族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4/07/23
漢武帝好大喜功徒有虛名,真正解決匈奴問題的是漢宣帝,靠的是通商政策,而明朝死要面子不開個口子,結局大家都看到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