䓤油餅有天下第一餅的美譽!
蔥油餅可以說這餅絕對不愧此名,歷史悠久,有據可查。在東漢時期,這一名號就見諸文字,在農耕文明的上古,無論食材、手法相對單調,田間地頭拔幾顆青蔥,攪上油脂鹽巴,包入面中烙制。白天下地,農夫吃著老婆烙的蔥油餅,所以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這款家中制作相對精細的小食就成為農業中國社會農民的點心。
天下第一餅也非浪得虛名,據說明初大水,太祖朱元璋視察山東災區,難民飢殍遍地,一大戶家中僅有白面、大蔥,遂作蔥油餅賑災,太祖吃餅,感其義舉,當即御筆“天下第一餅”,相傳明初,除去家常制作,店鋪不售賣此餅,而是送給客人作為贈品品嘗。
蔥油餅的做法非常多,給大家分享兩個家常做法。
一、古法蔥油餅
標準作法是用豬板油切細丁,與青蔥碎共拌為餡料。老北京蔥花餅是用豬油作餡,而另一款蔥油餅是用大豆油加蔥段熬制的蔥油入餡 中國古人歷來以豬油為日常食用油脂。
豬油性甘,微寒,解毒,解五種疸疾,利腸胃,通小便,利血脈,散宿血,豬油加人參是防治老年癡呆圣品,現代人以植物油精煉作為主要食用油,反到是心腦血管病流行,值得深思。
二、老北京蔥花餅
傳統作法是用煉油的油渣、大油、山東大蔥切碎拌餡,包制手法是典型北人作法,面片攤上餡,留下一角切一刀,大三角包法大鐺烙制。
我沒有油渣,只能簡略了。 而蔥油餅用秘煉蔥油刷上,不用南人嫌有臭味的大蔥,釆用南方小香蔥,卷成細面卷,從兩頭分別以順逆時針相向卷成圈,兩頭相按合成一餅坯,這種作法又名叫個合歡餅。
這就是南北文化巨大差異,不必恥笑南方飲食為小氣,試想一份粗獷豪放破壞的只是吳儂細雨、煙雨朦䑃的雅致。
不須笑話北地大鍋重油亂燉,如果把那一份雅致放在飛雪連天的北方,估計還未入口已成冰坨一盤。一個合格的吃貨,用一份包容之心,品味不同飲食之美!
吃過的朋友,無不勾起了童年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