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讓我想起韓劇《請回答1988》。
女主角作為家里的老二,一般都是被忽視那個,有一次,鄰居金社長給了她一只炸雞,并且吩咐她:你要吃雞腿喔。(鄰居和他們家關系很好,這話潛台詞就是知道她作為老二在家是被忽視的)。她把炸雞帶回家后,果然媽媽條件反射把雞腿一只給了姐姐(因為姐姐學習習慣成績好),一只給了弟弟(因為兒子加老小)。給她了她一個雞翅膀。
她肯定很委屈,但是已經習慣了。
一只手五個手指還不一樣長呢,何況對孩子的愛。很難有父母做到不偏心。
我有一次去小區拿快遞,碰到一個小姑娘,騎著平衡車來取快遞。我看到她很漂亮可愛,就順口說了一句:你真乖,幫媽媽拿快遞。
這句話打開了小姑娘的話匣子,她開始絮絮叨叨:我是悲催的老二啊,我姐兇巴巴,不拿,我弟,我媽慣著,不讓拿,只有我出來啰。
我很驚訝,正醞釀怎麼安慰她,她攤攤手:我想得很開,誰叫我是老二呢,悲催的老二,沒人愛的老二。
說完一溜煙跑了……
我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想得開,但是看到一個陌生人就抱怨,這小姑娘應該是累積很多委屈。
小姑娘家條件很好,肯定不會只有兩個雞腿,雞腿肯定管夠,但是父母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家庭資源有限,在分配上一定是有所偏頗的。
多子女家庭如何平衡孩子的感受真的是很大的學問,我想父母初衷肯定想公平,但是每個人孩子不一樣,有的乖巧一點和自己親密一點,有的倔一點,肯定從人性上來說也會有所偏愛。
但是作為父母,還是應該盡量做到公平(雖然很難)。
作為孩子,要學會和父母溝通,表達自己委屈。
德善哭了后,爸爸也意識到自己問題,給德善買了生日蛋糕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