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弟結婚,母上大人淚眼婆娑,連家人去世都沒這般哭過。
看得我一臉懵圈……
說實話,我完全不懂我的母上大人,盡管我的的確確是她老人家十月懷胎生下來的。
沒抱錯,也無需親子鑒定。
我的五官長相、身材、做事風格,跟俺家娘親那是一毛一樣啊。
說起我的母親,除了常年勞累、心酸,就是委屈、眼淚……
真的,再沒有其他。
我自幼年起,見母親哭,到大學畢業,還是見她哭。
不哭的時候,就是愁眉苦臉坐著,久不久長嘆一聲。
聽到這聲長嘆,都以為天塌地陷,或者至少什麼人去了。
沒有,絕對沒有。
她就是習慣這般長嘆。
胸中似有千般委屈,萬般怨憎,嘆的人心驚肉跳。
母親是中國傳統文化里“好兒媳”的樣子:上侍奉公婆,下照料兒女,勤勞持家,任勞任怨……
外人也說,這樣的兒媳婦真不多見。
可她的活法,在我的眼中,是壞的不能再壞的榜樣了。
我家奶奶極其強勢。
她說青椒要切成絲,你敢切成辣椒圈,她老人家有本事砸鍋毀灶。
她說番薯都是用來喂豬的,但凡家里煮點番薯粥,她老人家連鍋一起扔了……
總之,在我家,她老人家就是天,就是地,就是一切。
沒有人可以違逆她。
連爺爺都不行。
不,連天王老子都不行。
三伯娘背后嘲笑,說:奶奶“打遍天下無敵手”。
但奶奶卻說,母親就是她的 “對頭”,是她上輩子“造孽”,今生才會遇到母親這種兒媳。
不不不,我的母親不會吵架,不會折磨老人,更不會偷奸耍滑暗地里玩小心眼。
她都沒有。
她就是性子懦弱,做事慢,領悟力比較差。
奶奶是個急驚風,大事小事,無論啥事,都要做的又快又好才行。
這都不夠,拿出去,還需有人贊。
她們兩個,要我看,真真累世的冤家,今生的劫數。
炒個青椒肉絲。
奶奶說,火要大,油要旺,先爆肉絲,斷生后下青椒,趁著大火快速翻炒幾下就該起鍋。
母親手腳慢,肉絲下了鍋,方才著急忙慌切青椒。
幾只青椒,絲不成絲,塊不成塊,橫七豎八丟在鍋里。
待青椒熟了,肉絲卻柴了。
下一回,先切好了青椒,肉絲又忘了腌好。
……
一盤青椒肉絲,回回都是惹禍的根苗。
奶奶一邊吃,一邊拍桌子罵人。
母親默默扒拉米飯,淚水一滴一滴掉在碗里,合著米飯咽下去。
奶奶看著就火大:我是要死了還沒有埋嗎?你哭成這個樣子?
然后,拔高聲線,一頓訓斥。
最后,一定會摔盤子摔碗。
若是氣的狠了,連父親都要挨巴掌。
母親妙得很:跑去鎮上,把人家那些有瑕疵的盤子碟子瓷碗買了一籮筐回來。
每每奶奶摔了碟子盤子,母親轉頭又摸幾個出來。
奶奶是個爆碳脾氣,哪怕跟她對吵都行,就是不能一言不發。
大伯娘耐心細致,善解人意,屬于特別貼心的那種人。
四個兒媳婦里面,唯有她,最得奶奶歡心。
二伯娘成日里照顧二伯和兩位堂兄,畏畏縮縮不敢到奶奶跟前。
自家兒子不成器,奶奶終究心虛,倒也不怎麼為難二伯娘。
三伯娘大嗓門,喜歡還嘴,心里憋不住話。
奶奶說東她要說西,奶奶說月亮起了毛明天要刮風,三伯娘說起毛了才好看,才有花前月下的故事。
氣得奶奶圍著院子追三伯娘。
三伯娘跟奶奶斗氣,斗了一輩子,也吵了一輩子。
奶奶氣歸氣,到底還能容她。
兩人屬于如假包換的“歡喜冤家”。
后來,我看心理學,說跟人吵架也是一種溝通,只不過屬于“高溫作業”,有點激情四射罷了。
我才恍然,三伯娘跟奶奶也算是某種程度上的“惺惺相惜”吧?
跟三伯娘吵完了,奶奶心中的氣,估計也跟著各種高聲喝罵,發散了出去。
怪不得,久不久,不是奶奶尋茬,就是三伯娘找事兒,兩個人總要吵一架才罷休。
唯獨我的母親,她卻怎麼都容不下。
因為母親性子綿軟,不肯說話,也不會駁她,更不能細心體貼她。
最后,不吵不鬧不跟奶奶折騰的母親,能把奶奶氣哭。
奶奶邊哭邊罵:就算是上輩子是頭豬,這輩子我這麼教你,也該教會了吧?
到奶奶死,母親的青椒肉絲,該糊的時候,還是會糊。
她親手織的毛衣,不是前面鼓起來,就是后背扯著那里不對勁。
原本,奶奶的目標,是親手幫父親訓練出一位獨當一面的當家大主母。
誰知母親天生就不是這塊材料?
她們二人都不明白的是:性情是天生的,絕非后天改造能夠轉變的。
故此,兩個人怎麼都不對眼,天天雞飛狗跳,這個結越擰越深。
最終,打不開了。
我后來問過母親和大伯娘。
原來答案極其簡單:母親不是不肯,而是真的不會。
她也不是不配合,而是竭盡全力,也做不到說話巴辣爽脆,做事風風火火。
她骨子里,就是一只安心吃草的小綿羊。
而奶奶,奶奶是一只尖牙利齒的豹子。
無盡的磨難和挫折,造就了奶奶的鋒利。
而外公和外婆的溫和慈愛,同樣造就了母親無欲無求的遲鈍。
因著父親,兩個性格南轅北轍的女人,硬生生擠在了一個屋檐之下。
彼此忍了又忍,憋憋屈屈熬著漫長的日子。
說白了,始作俑者是父親。
他自小受夠了打罵折辱,潛意識里就懼怕奶奶那種女人,哪怕打死他,哪怕這輩子討不到老婆,父親都不肯娶風風火火、做事爽利的女子。
有個威風凜凜的母親還不夠麼?
還要娶個同樣威風凜凜的老婆?
呵呵,難不成天天上演六國大封相?
父親骨子里反抗,才會娶了一個跟奶奶性格天差地別的老婆。
誰又能真正直視自己的內心呢?
我心中并不責怪父親。
生活,不是小說,更不是爽文。
暴打奶奶和父親,只為母親出氣,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再說了,一代有一代的活法。
就這麼拉拉扯扯,在奶奶的喝罵聲中,伴著母親的眼淚,父親的嘆息,我終于讀了大學。
偶遇一件小事,解開了我多年的心結。
校園里有人傳教,我第一次讀到主禱文的時候,看見那句:
“ 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
如同行在天上。”
心中不由一哆嗦。
我忽然了悟,這個“上帝”,大約也跟我家奶奶一樣,都是說一不二,絕不含糊的類型。
那,在這種人手底下的日子,絕對不會好過。
我是母親的女兒,天性懶散,就不要強求了吧?
于是,打死我都不肯信了。
母親的眼淚,還沒有看夠嗎?
畢竟,我太清楚我家奶奶的威嚴了。
筍子炒肉是個啥滋味,只怕下輩子投胎轉世,我都能記得清清楚楚。
所以,但凡遇著這種,管他是神是仙,避之大吉,先走為敬。
別人如何我不知道,我自己性情如何,心中難道沒點數嗎?
弟弟的婚禮結束,我找了個機會問母親,到底哭個啥?
母親說,別人家兒子媳婦都是跟公婆住,我們家兒子憑啥要跟岳父岳母住?
我氣得差點暈過去。
這是沒遭夠罪嗎?
非要跟不相干的人住在一起,為了啥呢?
回到題主的問題:老母親70多了,老婆不愿意住一起怎麼辦?
俗語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孝道也罷,婚姻也罷,硬生生將兩個性情不合之人塞進一間屋子,然后,熬過漫長的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直至一生。
這……太殘忍了。
不如你快刀斬亂麻,舍了老婆,全了大孝子的美名,倒也干脆。
既要還要是你的選擇,何必酷刑伺候老婆呢?
漫長的精神折磨,毀損靈魂,手下留情吧。
人家結婚圖財,你結個婚非要人命,這……又是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