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比較復雜。
站在我的角度,農家小院確是不錯,豬羊雞鴨鵝狗,安排有緒,車輛亂放沒人問,更不要車位費。這是我的勢力范圍,僅車輛十多個,院里放不下,就放房前院后,甚至放在別人家院后,不礙走路就行。
老婆子給做飯洗衣服,有時間就去幫我干活。沒有時間限制,一切由自己作主,真是逍遙自在。
可是,農村與城市相比,差距還不是一點半點。按照成年人論,農民一畝地產值不如工人一個月的工資,所以孩子們都去了城里,先是租房,后來就買了樓房。為什麼要買樓房呢?也是有原因的。
大家都知道,農村與城市的教育質量是有區別的,農村的孩子好多都去了城里上學,農村的學校成了一片空宅。我村的學校從本人記憶起,六二年建成并使用,少年時代,本人拿著學校的鑰匙,有時晚上老師要去十里外的中心小學去開會,都是徒步。
后來學校不斷翻建,成為樓房。再后來,韓女士(國珍)資助的希望工程,也是韓女士在徐州唯一資助的希望小學。開工與峻工本人都在現場。可惜此校也被淘汰了。
孩子們去城里,在那里上學,要有房產證明,不然,在那里上學基本上是不可能,所以,大人與孩子不想分開,只有買房了。
樓房面積小,比起我的住宅,根本不是一個檔次,車放哪?十幾輛車僅停車費就很可觀了。
我有兩個院子,都是四合院,大門過還田機完全過得開。我出門一律開車。去地里干也是車(機械),我是無拘無束。
可是,農村不是孩子們的發展方向,本人不想讓孩子在農村擼牛尾巴,孩子們想上好學,走出農村,應該向發展的廣闊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