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后主在成都,聞鄧艾取了綿竹,諸葛瞻父子已亡,大驚,急召文武商議。
近臣奏曰:“城外百姓,扶老攜幼,哭聲大震,各逃生命。”后主驚惶無措。忽哨馬報到,說魏兵將近城下。
多官議曰:“兵微將寡,難以迎敵;不如早棄成都,奔南中七郡。其地險峻,可以自守,就借蠻兵,再來克復未遲。”
光祿大夫譙周曰:“不可。南蠻久反之人,平昔無惠;今若投之,必遭大禍。”
多官又奏曰:“蜀、吳既同盟,今事急矣,可以投之。”
周又諫曰:“自古以來,無寄他國為天子者。臣料魏能吞吳,吳不能吞魏。若稱臣于吳,是一辱也;若吳被魏所吞,陛下再稱臣于魏,是兩番之辱矣。不如不投吳而降魏。魏必裂土以封陛下,則上能自守宗廟,下可以保安黎民。愿陛下思之。”
后主未決,退入宮中嘆道:“坐了皇位便不能如先主早年一般寄身他人了。”